找到相关内容2552篇,用时6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明代“祥瑞”兽“驺虞”考

    37。这位“同姓诸王”,当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以后,终因“猜忌”而遭到“严重”的迫害。朱睦椄《革除逸史》卷一:“,太祖大渐,时帝为皇太孙,御东角门。黄子澄侍帝,曰:诸王各拥重兵,位崇势逼,何以制?子澄...匏翁家藏集》卷五四〈跋滕用衡贞符颂〉:“惟太宗文皇帝入继大统,一新鸿业,文物焕然。四方以祥瑞来奏者不绝,一时臣工颂声交作,所以述朝廷盛,以传播天下,而耸动也。此则翰林待诏吴人滕用衡所献祯符诗三篇,...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10294193799.html
  • 吉祥天母像式与宗派小考

    “班丹玛索杰姆”。   四。关于永乐款吉祥天母像的认识   明初,萨迦派已走向没落,噶举派正处于强势,第司政权统治着西藏,而新兴的格鲁派则处于崛起,地位还不稳定,社会影响尚不成熟,信徒很少。...rab),他将传给ICeisngags ashang abyung gnas bzang po,此人又将传给gNubs rgyal ba ye shes,从那时起,女神就成为gNubs派的护法神,为...

    李翎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10294393807.html
  • 虚云老和尚对中国佛教的贡献

    社会政治颓败,经济萧条,民不聊生。与国运紧密相连的中国佛教也呈不振状,寺院毁坏殆尽,僧尼风云流散,在这种情况下,佛教的生命力越来越衰弱,僧侣的生存也越来越艰难,佛教已极式微。到了光绪及民国,又一度盛行“砸菩萨,办学校”“庙产兴学”的运动,各地相继发生寺产没收,驱逐僧尼,捣毁佛像,占据寺院,甚至殴打逮捕僧尼,抢劫寺院财务等重大事件,各地佛教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使本来就衰落的佛教更是雪上加霜,...

    法缘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9475194092.html
  • 藏族面具文化的历史探源

    不会是兴所致而已,还应当有着我们尚不明白的深层含义?”《拉萨曲贡》考古报告的上述披露,以事实回答了藏族面具早期雏形的历史,早在距今3500年至3750年的夏?商时期已经出现?应当说,这是藏族面具史的...藏族中,即指面具意?跳“曹盖”,便是带着面具所跳的一种祭祀舞蹈,当地人常称之为咒舞?长期从事白马藏族研究的曾维益认为:“白马人所崇奉曹盖的词源本义就是熊舞或熊神舞,因此,在时间上最早,在形式上最原始...

    罗布江村 杨嘉铭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8020595203.html
  • 诸法性空论

    为了避免对二藏判教的执著,从而堕人有所得,三论宗又立“三轮”的判教。   “三轮”意谓三种佛法,故又称“三法轮”,指的是:(1)根本法轮,即佛成道为菩萨说所证一因一果佛乘的《华严经>>;(2)枝...创立了三论宗派。吉藏的思想学说大致经历了三个过程:早年师承法朗,研习“三论”和《涅盘经》;后又学天台宗义,致力于对《法华>>的讲论和注释;最后著书立说,全力阐扬三沦学,标明自家宗义。吉藏的三论学说,既...

    洪修平 陈红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52795582.html
  • 《浮山志》第三章 第二节 碑刻

    塔,作为镇山宝。60年代,塔毁。人们在清理塔基时,撬开了石板,板下有石箱,箱内有铜匣,匣内有一座金宝塔、一本经书、一个琉璃瓶,瓶内盛有舍利子、珍珠及琥珀等物。如今金塔去向不明,只有部分文物陈列在...三进厅房和其它瓦屋40余间;外有围墙,南北门楼及石级台阶;正厅悬挂吴芝瑛亲笔书写的“鞠隐山庄”匾额,可惜毁于“文革”。   吴康逝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遗命其妻张氏捐房办学,造福乡民。张...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110595784.html
  • 中国佛学的人文精神

      佛教对解脱的根本追求及其独特的修行和生活方式,在传人中土,曾遭到具有鲜明人文精神的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抵制。为了能够在中土社会文化环境生存发展,佛教非常注重吸收融合传统思想文化的...人生价值目标的显著差异。在西方宗教中,信奉天帝神灵的主要目的有时并不是为了求得此世的幸福,而是为了死后的解脱。而在中国,人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切,现世的生活并不是为了实现彼岸世界的理想。天帝神灵虽然高高...

    洪修平 陈红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30096044.html
  • 中国佛学的伦理精神

    ,印度佛教强调自作自受,传统报应论则将自作自受限于此生此世,而把来世报应的承担者设定为与行为主体有血缘关系的子孙后代。   佛教的业报轮回说在传人也曾受到人们的排斥、抵触和疑惑,但由于佛教自身的...佛教的戒律,远离邪恶不善行,奉行洁净善行;另一方面突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根本是“以生善法,心意清净”,即达到宗教修行的最高境界。这体现了佛教伦理所...

    洪修平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30196049.html
  • 神圣化还是世俗化——佛教慈善何去何从?

    纯真的信仰,是宗教慈善魅力所在,是佛教慈善持续发展的根本。   我们知道,证严法师创建的台湾慈济功德会中国佛教慈善事业最成功的范例我们知道,证严法师创办慈济,靠自己在寺里每天增做一双婴儿鞋的所得...柏林禅寺的做法更值得提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寺院是清净地,和尚是尘外人。寺院的香花钟鼓都是圣物,拿它们去达到另外的目的,哪怕是慈善的目的也是不妥的。寺院做慈善最大的优势是其基于宗教神圣性的公信力,...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31596092.html
  • 中国佛学精神的中土文化

    ,均发源于“身心”圆满而独异的先天“妙心”。憨山德清把三教说成是为学的“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而此三者要在于一心。明末清初的禅师元...   中国佛学精神的中土文化根   洪修平 陈红兵   印度佛教在两汉之际经西域传至中国内地,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自此以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又融人了新的内容与养料,...

    洪修平 陈红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08335396352.html